100%

社shè p8上

注 解:地主也。五經異義:今孝經説曰:社者,土地之主。土地廣博,不可徧敬,封五土以爲社。古左氏説:共工爲后土,爲社。許君謹案曰:春秋稱公社,今人謂社神爲社公,故知社是上公,非地祇。鄭駁之云:社祭土而主陰氣。又云:社者,神地之道,謂社神但言上公,失之矣。人亦謂雷曰雷公,天曰天公,豈上公也。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。  稷之神若是句龍、柱、棄,不得先五嶽而食。又引司徒五土名,又引大司樂五變而致介物及土示。土示,五土之緫神,卽謂社也。六樂於五地無原隰而有土祇,則土祇與原隰同用樂也。玉裁按:許訓社爲地主,此用今孝經説,而以地主也,从示土之云,先於左氏傳,則與異義从左氏説者不符,葢許君異義先成,説文晚定,往往有説文之説早同於鄭君之駁者。如社稷、昊天、聖人感天而生、三愙等皆是也。从示土。鍇土下本無聲字,韵會所引是也。地主爲社,故字从示土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共工之子句龍爲社神。” 左氏傳昭公廿九年:史墨曰:共工氏有子曰句龍,爲后土,后土爲社。許旣从今孝經説矣,又引古左氏説者,此與心字云土藏也,象形,博士説以爲火藏一例,兼存異説也。鄭駁異義,以爲社者,五土之神,能生萬物者,以古之有大功者配之。然則句龍配五土之神祭於社。周禮二十五家爲社,風俗通義曰:周禮説二十五家爲社,但爲田祖報求。許云周禮者,周禮説也。賈逵、杜預注左傳、高诱注呂覽、薛瓚注五行志皆同。晏子春秋桓公以書社五百里封管仲,吕覽越以書社三百里封墨子,史記將以書社七百里封孔子皆謂二十五家爲里,里有社,故云書社若干里。鄭駁異義引州長職曰:以歲時祭祀州社,是二千五百家爲社也。祭法:大夫以下成羣立社,曰置社。注云:大夫以下,謂下至庶人也。大夫不得特立社,與民族居。百家以上則共立一社,今時里社是也。引郊特牲唯爲社事單出里。是鄭不用周禮説,與許異。各樹其土所宜木。大司徒:設其社稷之壝而樹之田主,各以其野之所宜木,遂以名其社與其野。○所宜木,謂若松、柏、栗也。若以松爲社者,則名松社。五經異義:許君謹案:論語所云,謂社主也。鄭無駁,注周禮從許義。按莊周書之擽社,高祖所禱之枌榆社皆以木名社之遺。韓非子云:社木者,樹木而塗之,鼠穿其閒,堀穴託其中,熏之則恐焚木,灌之則恐塗阤,此可見樹木爲主之制。○社爲地主而尊天親也,二十五家得立之,故字不與祡禷爲伍。常者切。古音在五部。𥙭,古文社。各本從示,非古文也,今依夏氏竦古文四聲韵所引。從木者,各樹其土所宜木也。〖注〗䄕,𥙲,古文。

禓yáng p8下

注 解:道上祭。史游急就篇曰:謁禓塞。王伯厚曰:周禮注:衍祭,羨之道中,如今祭殤。从示昜聲。與章切。十部。按郊特牲:鄉人禓,孔子朝服立於阼。即論語鄉人難,朝服而立於阼階也。○禓或爲獻,或爲儺。凡云或爲者,必此彼音讀有相通之理。昜聲與獻儺音理遠隔,記當本是禓字。從示易聲,則與獻儺差近。徐仙民音禓爲儺,當由本是禓字,相傳讀儺也。

祲jìn

注 解:精氣感祥。气氣古今字。周禮眡祲注:祲,陰陽氣相侵漸成祥者。魏志高堂隆傳:孔子曰:災者修類應行,精祲相感。从示,㑴省聲。子林切。七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見赤黑之祲。”是。左氏傳昭公十五年:梓愼知爲喪氛。

禍huò

注 解:害也。禍、害雙聲。神不福也。从示咼聲。胡果切。十七部。〖注〗旤,𥚍,𣨷,𥙯,古文。

祟suì

注 解:神禍也。釋𤣥應衆經音義曰:謂鬼神作災禍也。从示出。按出亦聲。雖遂切。十五部。𥜱,籒文祟,从𥜹省。瀆於鬼神則致祟,故从𥜹省。

䄏yāo

注 解:地反物爲䄏也。左氏傳:伯宗曰:天反時爲災,地反物爲妖,民反德爲亂,亂則妖災生。釋例曰:此傳地反物惟言妖耳。洪範五行傳則妖孽禍痾眚祥六者,以積漸爲義。按虫部云:衣服歌䚻艸木之怪謂之䄏,禽獸蟲蝗之怪謂之𧕏。此葢統言皆謂之䄏,析言則䄏、𧕏異也。䄏省作祅,經傳通作妖。从示芺聲。於喬切。二部。

祘suàn

注 解:明視㠯筭之。从二示。示與視,筭與祘皆曡韵也。明視故从二示。《逸周書》曰:藝文志:周書七十一篇,周史記也。劉向曰:葢孔子所論百篇之餘,故許君謂之逸周書,亦以别於偁尚書之周書,免學者惑也。 “士分民之祘。”今逸周書無此語,當在亾篇內。均分㠯祘之也。”此釋逸周書語。或曰:本典解均分以利之則民安,卽此句也。讀若筭。蘇貫切。十四部。

禁jìn p9上

注 解:吉凶之忌也。禁忌雙聲。忌古亦讀如記也。曲禮曰:入竟而問禁。从示林聲。居蔭切。七部。禁當次祘之前。

禫dàn

注 解:除服祭也。士虞禮記曰:中月而禫。○中猶閒也。禫,祭名也,與大祥閒一月,自喪至此凡二十七月。禫之言澹,澹然平安意也。从示覃聲。徒感切。古音在七部。玉裁按:説文一書,三言讀若三年導服之導。考士虞禮注曰:古文禫或爲導。喪大記注曰:禪或皆作道。許君葢從古文,不錄今文禫字,且祘字重示,當居部末,如𩔊聑聶驫猋皆居部末是也。祘字下出禫字,疑是後人增益。鄭君从禫,許君从導,各有所受之也。

文六十三 重十三六十三,鍇本作六十五。禫下有禰𥛜二字,云:禰,秋畋也,从示爾聲。𥛜,祝也,从示虘聲。卽犬部之𤣔,言部之詛也。用此知説文多爲淺人增竄,部末凡數多非原文。示部鉉六十三,鍇六十五,可證。又鉉新附有禰祧祆祚四字。禰訓親廟,泥米切,據五經文字序,若祧禰逍遥之類,説文漏略,今得之於字林。禰廟之字,許意葢欲以爾邇槩之。周禮故書祧作濯,鄭司農濯讀爲祧。或許君意在别裁,謂祧字不古,當從故書。祆則後人杜𢰅,祚則胙之俗也。然則今可用乎,曰祆於經無所用之,祚則用胙,祧則鄭時禮經固爾,吕忱已補入字林。禰字自今文堯典早有此字,何休云:父死稱考,入廟稱禰。舊説云雖入廟而猶冣近於己,故从示㫄爾。行之久遠,安可不用也。

第一 三部

三sān

注 解:数名。天地人之道也。陳煥曰:數者,易數也。三兼陰陽之數言。一下曰道立於一,二下曰地之數,王下曰三者,天地人也。老子曰: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此釋三之義,下釋三之形,故以於文二字别言之。於文一耦二為三,成數也。此依韵會所引,韵會多據鍇本,今鍇本又非舊矣。耦,各本作偶,今正。二下曰从一耦一,以一儷一也。此曰一耦二爲三,以一儷二也。今又皆脫一字。三書而三才之道在焉,故謂之成數。又字下曰:手之列多,略不過三。凡三之屬皆从三。穌甘切。古音在七部。弎,古文三。

文一 重一

第一 王部

王wáng p9下

注 解:天下所歸往也。見白虎通。王、往曡韵。董仲舒曰:“古之造文者,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。三者,天、地、人也,而參通之者,王也。”見春秋䋣露。引之説字形也。韋昭注國語曰:參,三也。孔子曰:“一貫三爲王。”又引孔子語證董説。凡王之屬皆从王。雨方切。十部。𠙻 ,古文王。

閏rùn

注 解:餘分之月,五歲再閏也。戴先生原象曰:日循黄道右旋,邪絡乎赤道而南北,凡三百六十五日。小餘不滿四分日之一,日發斂一終,月道邪交乎黄道,凡二十七日。小餘過日之半,月逡其道一終,日月之會,凡二十九日。小餘過日之半以起朔,十二朔凡三百五十四日,有奇分而近。歲終積其差數置閏月,然後時序之從乎日行發斂者以正。故堯典曰: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正四时成歲,言六日者舉成數。玉裁按:五歲再閏而無餘日。告朔之禮,天子居宗廟,閏月居門中,从王在門中。周禮:閏月王居門中,終月也。此説字形也。周禮大史:閏月詔王居門終月。注謂:路,寢門也。鄭司農云:月令十二月分在靑陽、明堂、緫章、𤣥堂左右之位,惟閏月無所居,居於門,故於文,王在門謂之閏。玉藻:天子𤣥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,聽朔於南門之外,閏月則𨵵門左扉,立於其中。玉裁按:古路寢、明堂、大廟,異名而實一也,當云告朔之禮,天子居明堂。如順切。十三部。〖注〗再,两次。𥹿,古文閏。

皇huáng

注 解:大也。見詩毛傳。从自王。依韵會補王字。自,始也。始王者,三皇。王,各本譌皇,今正。先鄭注周禮云:四類三皇五帝九皇六十四民咸祀之。尚書大傳:燧人爲燧皇,伏羲爲羲皇,神農爲農皇。譙周説同。白虎通曰:三皇者何,伏羲、神農、燧人。則改燧人居第三,恐非舊也。鄭依春秋緯,伏羲、女媧、神農爲三皇。皇甫謐説同。大君也。始王天下,是大君也,故號之曰皇,因以爲凡大之稱。此説字形會意之恉,幷字義訓大之所由來也。皇本大君,因之凡大皆曰皇,假借之法準此矣。自,讀若鼻。自下曰鼻也,則自鼻二字爲轉注。此曰自讀若鼻,言皇字所从之自讀若鼻,其音同也。今俗㠯始生子爲鼻子,是。楊氏雄方言曰:鼻,始也。嘼之初生謂之鼻,人之初生謂之首。許謂始生子爲鼻子,字本作鼻,今俗乃以自字爲之,徑作自子。此可知自與鼻不但義同,而且音同,相假借也。今俗,謂漢時也。鉉本無作字,誤。鍇本有,新刻𠛹之。胡光切。十部。

文三 重一

第一 玉部

玉yù p10上

注 解:石之美有五德者。者字新補。潤澤㠯溫,仁之方也。䚡理自外,可㠯知中,義之方也。其聲舒揚,專㠯遠聞,專,鍇作尃,音敷,布也。玉裁按:汲古閣毛氏刊鉉本,初作專,後改作尃,非也。管子曰:叩之其音清摶徹遠,純而不殺。摶,古專壹字,今本作搏,葢非。此專謂專壹也。上云舒揚矣,則不必更云尃。智之方也。不橈而折,謂雖折而不撓。管子、孫卿皆作折而不墝。勇之方也。銳廉而不忮,忮,很也。絜之方也。絜取圜轉之義,凡度直曰度,圍度曰絜。管子、孫卿皆作廉而不劌行也。已上禮記聘義、管子水地、孫卿法行辭皆不同。象三玉之連。謂三也。丨,其貫也。貫謂如璧有紐,襍佩有組,聘圭有繫,瑬有五采絲繩,荀偃以朱絲係玉二㲄之類。。凡玉之屬皆从玉。魚欲切。三部。𤣪,古文玉。〖注〗陽冰曰:三畫正均如貫玉也。〖注〗𥝍,𤣪字之僞。又玊,朽玊。

璙liáo

注 解:玉也。謂玉名也。如毛傳鳧山也、繹山也之例,不言山名也。古傳注多不言名。从王尞聲。洛簫切。二部。

瓘guàn

注 解:玉也。左氏傳:齊有陳瓘,字子玉。从王雚聲。工玩切。十四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瓘斝。”左氏傳昭公十七年:禆竈曰:我用瓘斝玉瓚,鄭必不火。〖注〗竈字原作穴下黽。裨竈。

璥jǐng

注 解:玉也。从王敬聲。居領切。十一部。

琠tiǎn

注 解:玉也。从王典聲。多殄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玉篇曰:古文作𤩴。

𤫕náo

注 解:玉也。从王夒聲。讀若柔。耳尤切。三部。

𤩯lì p10下

注 解:玉也。从王毄聲,讀若鬲。郞擊切。十六部。

璠fán

注 解:璠與,與,各本作璵。鉉本有篆文璵字,云説文闕載,依注所有增爲十九文之一。鍇本則張次立補之。考左傳釋文曰:璵,本又作與,音餘。此可證古本左傳、説文皆不从王。後人輒加篆文之璵,可勿補也。又各本作璵璠,今依太平御覽所引作璠璵。法言亦作璠璵。魯之寶玉。左氏傳定公五年:季平子卒,陽虎將以與璠斂。今本左傳上與下璠,許君所據不同。从王番聲。附袁切。十四部。孔子曰:“美哉與璠。遠而望之,奐若也。文采之皃。御覽作煥。近而視之,瑟若也。瑟同璱。一則理勝,謂奐若。二則孚勝。”謂瑟若。此葢出逸論語,御覽引正作逸論語。

瑾jǐn

注 解:瑾瑜,美玉也。左氏傳曰:瑾瑜匿瑕。山海經:黄帝乃取密山之玉,榮而投之鍾山之陽。瑾瑜之玉爲良。王逸注九章云:瑾瑜,美玉也。从王堇聲。居隱切。十三部。

瑜yú

注 解:瑾瑜也。凡合二字成文,如瑾瑜、玟瑰之類,其義旣舉於上字,則下字例不復舉,俗本多亂之。此也字之上有美玉二字是。从王俞聲。羊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

玒hóng

注 解:玉也。从王工聲。戸工切。九部。

𤦃lái

注 解:𤦃瓄,玉也。廣雅玉類有𤦃瓄。按説解有瓄而無篆文瓄者,葢古衹用賣,後人加偏㫄。許君書或本説解內作賣,或説解內不妨從俗,而篆文則不錄也。从王來聲。落哀切。一部。瓄,曹憲音瀆。

瓊qióng

注 解:亦玉也。亦各本作赤,非。説文時有言亦者,如李賢所引診亦視也,鳥部鸞亦神靈之精也之類。此上下文皆云玉也,則瓊亦當爲玉名。倘是赤玉,當廁璊、瑕二篆閒矣。離騷曰:折瓊枝以爲羞。廣雅玉類首瓊支。此瓊爲玉名之證也。唐人陸德明、張守節皆引作赤玉,則其誤已久。詩瓊琚、瓊瑶、瓊華、瓊瑩、瓊英、瓊瑰,毛傳云:瓊,玉之美者也。葢瓊支爲玉之最美者,故廣雅言:玉,首瓊支。因而引伸凡玉石之美皆謂之瓊。應劭曰:瓊,玉之華也。是其理也。从王敻聲。渠營切。古音在十四部。招䰟與姦安軒山連寒湲蘭筵韻。璚,瓊或从矞。巂聲也。矞爲𡕷之入聲,角部觼或作鐍,此十四部與十五部合音之理。瓗,瓊或从瓗。巂聲也。此十四部與十六部合音之理。虫部蠵亦作𧓬。

珦xiàng p11上

注 解:玉也。从王向聲。許亮切。十部。

㻝là

注解:玉也。从王剌聲。盧達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珣xún

注解:醫無閭之珣㺮璂。《爾雅》曰:東北之美者,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。璂琪同。醫無閭,山名,在今盛京錦州府廣寧縣西十里,屈原賦謂之於微閭。珣玗璂合三字爲玉名,玗璂二字又各有本義,故不連舉其篆也,葢醫無閭,珣玗璂皆東夷語。《周書》所謂夷玉也。夷玉,顧命文。鄭注云:東北之珣玗琪也。从王旬聲。相倫切。十二部。一曰玉器。此字義别説也。周禮玉瑞玉器注曰:禮神曰器。爾雅:璧大六寸謂之宣。郊祀志:有司奉瑄玉。詛楚文:𣪏用吉王𡪏璧。皆卽珣字。讀若宣。謂訓器則讀若宣也,音轉入十四部,如毛詩于嗟洵兮,韓詩洵作𡕷之比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璐lù

注解:玉也。九章:被明月兮佩寶璐。玉逸注:寶璐,美玉也。从王路聲。洛故切。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瓚zàn

注解:三玉二石也。从王贊聲。徂贊切。十四部。《禮》:“天子用全,純玉也。上公用駹,四玉一石。侯用瓚。伯用埒,玉石半相埒也。”攷工記玉人曰:天子用全,上公用龍,矦用瓚,伯用將。注:鄭司農云:全,純色也。龍當爲尨,尨謂雜色。𤣥謂:全,純玉也。瓚讀如𩜾𩛻之𩛻。龍、瓚、將皆雜名也。卑者下尊以輕重爲差,玉多則重,石多則輕。公矦四玉一石,伯子男三玉二石。按許君龍作駹,從先鄭易字也。埒,許、鄭同,皆不作將。倘是將字,鄭不得釋爲雜,鄭已後傳寫失之。鄭云:公矦四玉一石。則記文不當公矦分别異名。許説爲長。戴先生曰:此葢泛記用玉爲飾之等。玉裁謂:此與祼圭之瓚異義。許不言祼圭之瓚者,葢其字古衹作贊。黄金爲勺,不用玉也。詩謂之玉贊。圭贊者,以贊助祼圭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瑛yīng

注解:玉光也。山海經言玉榮,離騷、孝經援神契、𨿅書皆言玉英。淮南鴻烈曰:龍淵有玉英。高注:英,精光也。从王英聲。於京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璑wú

注解:三采玉也。周禮故書:璑玉三采。注曰:璑,惡玉名。江沅曰:惡王者,亞次之玉也。古惡、亞字通。廣雅玉類有璑。玉裁按:天子純玉,公四玉一石,侯三玉二石,故書作璑。新書作珉,皆謂石之次玉者。諸公之冕,璑玉三采,謂以璑雜玉備三采,下於天子純玉備五采也。許云:三采玉謂之璑。誤矣。从王無聲。武無切。徐堅引説文音舞。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玊 珛xiù(字形有误)p11下

注解:朽玉也。从王有點,讀若畜牧之畜。各本篆文作珛,解云:从王有聲。今訂正。史記:公玉帶。索隱曰:三輔決錄注云:杜陵有玉氏,音肅。説文以爲从王,音畜牧之畜。此可證唐本但作玉,不作珛。廣韻一屋云:玉音肅,朽玉。此説文本字。四十九宥云:珛音齅。此從俗字。玉篇:玉,欣救、思六二切。此説文本字。珛,許救切,引説文朽玉也,此後人據俗本説文所增。佩觿曰:玉有欣救、魚錄、息足、相逐四翻,俗别爲玊。郭云:别爲玊者,謂玉石字點在三畫之側。欣救、息足、相逐三切,點在二畫之側也。葢後人以朽玉字爲玉石字,以别於帝王字。復高其點爲朽玉,玉姓字,以别於玉石字。又或改説文从王加點爲从王有聲,作珛,亦以别於玉石字也。朽玉者謂玉有瑕㓠,故从玉加點以象形。淮南書云:夏后之璜不能無考。考、朽古音同。史記:藺相如曰:璧有瑕,請指示王。从王加點謂可指示也。畜牧字,依説文本作嘼。許救、許六二切,玉音同之。杜陵玉姓音肅,雙聲也。三部。〖注〗玊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璿xuán

注解:美玉也。山海經:西王母之山,有璿瑰瑤碧。郭傳:璿瑰,玉名。竹書穆天子傳:重𢀄氏之所守曰枝斯璿瑰。郭注:璿瑰,玉名。引左傳:贈我以璿瑰。按左傳成公十八年。今本作瓊瑰。僖公廿八年璿弁,今本作瓊弁。張守節史記璿璣作瓊璣。璿與瓊,古書多相亂。璿瑰,郭音旋回,合二字爲美玉名。山海經單言琁者,亦美玉也。从王睿聲。似沿切。十四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璿弁玉纓。”見上。張衡西京賦:璿弁玉纓。薛敬文解:弁,馬冠也,叉髦以璿玉作之。纓,馬鞅也,以玉飾之。鍇本弁作冠,諱李昪嫌名也。琁,璿或从旋省。各本廁瓊璚瓗三字之下,解云:瓊或从旋省。考文𨕖陶徵士誄:璿玉致美。李善注曰:山海經云:升山,黄酸之水出焉,其中多琁玉。説文云:琁亦璿字。李氏以琁注璿,引説文爲證,然則李所據説文,不同今本,今據以訂正。楊倞注孫卿引説文:琁,赤玉,音瓊。則同今本矣。中山經、海內西經言琁者皆美玉也。郭云:琁,石次玉者也。又云:琁,玉類。又云:璿瑰亦玉名。是未知璿、琁同字矣。𤫀,籒文璿。𣦼部曰:壡,籒文叡。疑此籒當作〈壡下玉〉,壡聲。小篆叡字省大篆爲之也。𤩅,古文璿。疑當古文作璿,小篆作𤩅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球qiú p12上

注解:玉也。鉉本:玉罄也。非。爾雅釋器曰:璆,美玉也。禹貢、禮器鄭注同。商頌:小球大球。傳曰:球,玉也。按磬以球爲之,故名球,非球之本訓爲玉磬。从王求聲。巨鳩切。三部。璆,球或从翏。求翏二聲。同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琳lín

注解:美玉也。高注淮南、王注楚辭、李、孫、郭注爾雅皆曰:琳,美玉名。某氏注尚書曰:琳,玉名。从王林聲。力尋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璧bì

注解:瑞玉圜也。瑞,以玉爲信也。釋器:肉倍好謂之璧,邊大孔小也。鄭注周禮曰:璧圜象天。从王辟聲。比激切。十六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瑗yuàn

注解:大孔璧。釋器曰:好倍肉謂之瑗,孔大於邊也。人君上除陛以相引。未聞。瑗、引雙聲。孫卿曰:聘人以珪,召人以瑗。《爾雅》曰:“好倍肉謂之瑗,肉倍好謂之璧。”釋器文。好謂孔,肉謂邊也。从王爰聲。王眷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環huán

注解:璧肉好若一謂之環。亦見釋器。古者還人以環,亦瑞玉也。鄭注經解曰:環取其無窮止。肉上舊衍也字。从王睘聲。戸關切。十四部。環引伸爲圍繞無端之義,古衹用還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璜huáng

注解:半璧也。鄭注周禮、高注淮南同。按大戴禮佩玉下有雙璜,皆半規,似璜而小。古者天子辟廱,築土雝水之外圜如璧。諸矦泮宫,泮之言半也,葢東西門以南通水,北無也。鄭箋詩云爾。然則辟廱似璧,泮宫似璜,此黌字之所由製歟。从王黃聲。戸光切。十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琮cóng

注解:瑞玉,大八寸,似車釭。鄭注周禮曰:琮,八方象地。玉人曰:大琮尺二寸,射四寸。○射,其外鉏牙。疏云:角各出二寸,兩相并,四寸也。玉裁按:除去射四寸,則大琮八方之徑八寸。許云瑞玉大八寸者,謂大琮也,其他琮不言射,惟瑑琮大八寸。如車釭者,葢車轂空中不正圜,爲八觚形,琮似之。琮、釭曡韻。从王宗聲。藏宗切。九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琥hǔ

注解:發兵瑞玉。周禮:牙璋以起軍旅,以治兵守。不以琥也。漢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,銅虎符從第一至第五。國家當發兵,遣使者至郡國合符,符合乃聽受之,葢以代牙璋也。許所云未聞。爲虎文。瑑虎爲文也。鄭注周禮:琥猛象秋嚴。从王虎聲。呼古切。五部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賜子家子雙琥。”是。昭公卅二年左傳文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瓏lóng p12下

注解:禱旱玉也。未聞。爲龍文。瑑龍爲文也。左傳:昭公使公衍獻龍輔於齊矦。正義引説文爲説。从王龍聲。力鍾切。九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琬wǎn

注解:圭有琬者。此當作圭首宛宛者,轉冩譌脫也。琬、宛曡韻。先鄭云:琬圭無锋𦬆,故以治德結好。後鄭云:琬猶圜也,王使之瑞節也。戴先生曰:凡圭剡上寸半,直剡之,倨句中矩,琬圭穹隆而起,宛然上見。玉裁謂:圜剡之,故曰圭首宛宛者,與𠀌上有𠀌爲宛𠀌同義。爾雅又云:宛中、宛𠀌。此與毛傳四方高中央下曰宛𠀌,釋名𠀌宛宛如偃器正同,謂窊其中宛宛然也。二義相反,俱得云宛。爾雅兼采異説。郭説宛中,失之。。从王宛聲。於阮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璋zhāng

注解:剡上爲圭,聘禮記曰:圭剡上寸半。雜記曰:剡上左右各半寸。半圭爲璋。見詩毛傳及公羊傳注、周禮注。从王章聲。諸良切。十部。《禮》:六幣:圭以馬,璋以皮,璧以帛,琮以錦,琥以繡,璜以黼。見周禮小行人注。六幣,所以享也。享天子用璧,享后用琮,皆有庭實。以馬若皮,皮,虎豹皮也。用圭璋者,二王之後也。二王後尊,故享用圭璋而特之。其於諸矦亦用璧琮耳。子男於諸矦則享用琥璜,下其瑞也。按六玉皆見上文,圭見璋字下,故引禮總言其所用之幣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琰yǎn

注解:璧上起美色也。璧當爲圭,也當爲者。周禮注云:凡圭剡上寸半,琰圭剡半以上,又半爲瑑飾。許云起美色,葢與鄭意同。或當作圭剡上起美飾者,若高注淮南、顏注司馬相如傳皆云:琬琰,美玉名。此當合二字爲一名,别是一物。尚書玉五重,琬琰亦是一物,非周禮之二圭也。从王炎聲。以冄切。古音第八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玠jiè

注解:大圭也。攷工記:天子鎭圭,諸矦命圭。戴先生曰:二者皆謂之介圭。爾雅:圭大尺二寸爲玠。據鎭圭言也。詩:錫爾介圭,以作爾寶。據命圭言也。介者,大也。禮器:大圭不瑑,以素爲貴。亦謂此也。从王介聲。古拜切。十五部。《周書》曰:“稱奉介圭。顧命曰:大保承介圭。又曰:賓稱奉圭兼幣。葢許君偶誤合二爲一,如或簸或舀,竷竷舞我之類。韻會引介圭作玠玉。”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瑒chàng

注解:圭尺二寸,有瓚,以祠宗廟者也。玉人曰:祼圭尺有二寸,有瓚,以祀廟。祼圭謂之瑒圭,瑒讀如暢,魯語謂之鬯圭,用以灌鬯者也。祠,玉篇作祀。从王昜聲。丑亮切。十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瓛huán p13上

注解:桓圭,公所執。大宗伯曰:公執桓圭。〖汪〗公,二王之後及王之上公。雙植謂之桓。桓,宫室之象,所以安其上。桓圭葢亦以桓爲瑑節。玉裁按:鍇本作三公,韻會引亦無三。从王獻聲。胡官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珽tǐng

注解:大圭,長三尺,抒上,終葵首。見玉人。注曰:王所搢大圭也,或謂之珽。終葵,椎也。爲椎於其杼上,明無所屈也。杼,殺也。按玉藻謂之珽。注云:此亦笏也,珽之言挺然無所屈也。典瑞曰王晉大圭以朝日,魯語曰天子大采朝日,管子曰天子執玉笏以朝日皆謂此。司馬相如賦有晁采。晁,古朝字。朝采卽朝日之大采也,長三尺,博三寸,葢自其中已上殺之,其殺六分而去一,至其首則仍博三寸而方之。鄭去:方如椎頭是也。珽,玉逸引相玉書作珵。抒,今周禮作杼,玉藻注同,杼是也。从王廷聲。他鼎切。十一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瑁mào

注解:諸矦執圭朝天子,天子執玉以冒之,似犂冠。《周禮》曰:“天子執瑁四寸。”玉人曰:天子執冒四寸以朝諸矦。○名玉曰冒者,言德能覆葢天下也。四寸者方,以尊接卑,以小爲貴。尚書大傳曰:古者圭必有冒,不敢專達也。天子執冒以朝諸矦,見則覆之,故冒圭者,天子所與諸矦爲瑞也。諸矦執所受圭以朝於天子。瑞也者,屬也。𤛿冠,爾雅注作犂錧,謂耜也。周禮匠人:耜廣五寸,二耜之伐廣尺,耜刃方,瑁上下方似之。从王冒,冒亦聲。莫報切。古音在三部。考工記以冒爲瑁。𤣽,古文从冃。各本篆作㺺,云古文从目,惟玉篇不誤,此葢壁中顧命字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瑞ruì

注解:以玉爲信也。典瑞,掌玉瑞玉器之藏。注云:人執以見曰瑞,禮神曰器。又云:瑞,節信也。説文卪下云:瑞信也。是瑞、卪二字爲轉注。禮神之器亦瑞也。瑞爲圭璧璋琮之總偁,自璧至瑁十五字皆瑞也,故總言之。引伸爲祥瑞者,亦謂感召若符節也。从王耑聲。耑聲在十四部,而瑞揣圌字音轉入十五部。唐韻是僞切,又入十六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璬jiǎo

注解:玉佩。璬珩玦三字,鉉本在𤣽下瑞上,鍇本則珩玦又綴於部末,皆非舊次。凡一書內舊次可考者訂正之,此自璬至瑵九篆皆飾之類。古者雜佩謂之佩玉,見周禮玉府、大戴禮保傳篇、禮記玉藻。亦謂之玉佩,見詩秦風。璬之言皦也,玉石之白曰皦。从王敫聲。古了切。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珩héng p13下

注解:佩上玉也。詩毛傳曰:雜佩者,珩璜琚瑀衝牙之類。韓傳曰:佩玉上有蔥衡,下有雙璜、衝牙,蠙珠以納其閒。按衡卽珩字。晉語白玉之珩六雙注:珩,佩上飾。楚語楚之白珩注:珩,佩上之横者。玉藻曰:一命、再命幽衡,三命蔥衡。○衡,佩上之衡也,其制珩上横爲組三,繫於珩,繫於中組者曰衝牙,繫於左右組者曰璜,皆以玉。璜似半璧而小,亦謂之牙。繫於中者觸牙而成聲,故曰衝牙。蠙珠琚瑀貫於珩之下,璜衝牙之上,故毛、韓、大戴皆曰:以納其閒。云佩上玉者,謂此乃玉佩最上之玉也。統言曰佩玉,析言則珩居首,以玉爲之。依玉藻所言,則當天子白玉珩,公矦山𤣥玉珩,大夫水蒼玉珩,所謂三命蔥珩。士瑌玟,則以石。月令:春倉玉,夏赤玉,中央黄玉,秋白玉,冬𤣥玉。○凡所服玉,謂冠飾及所佩之珩璜,則又隨時異色矣。从王行。所以節行止也。依韻會所引訂。从王行者,會意。所以節行止也者,謂珩所以節行止。故字从玉行,發明會意之恉也。周語改玉改行注:玉,佩玉,所以節行步也。此字行亦聲。戸庚切。古音在十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玦jué

注解:玉佩也。九歌注曰:玦,玉佩也。先王所以命臣之瑞,故與環卽還,與玦卽去也。白虎通曰:君子能決斷則佩玦。韋昭曰:玦如環而缺。 从王夬聲。古穴切。古音在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珥ěr

注解:瑱也。戰國策:孟嘗君進五珥,以請立后。李斯上書曰:宛珠之簪,傅璣之珥。从王耳,耳亦聲。仍吏切。一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瑱tiàn

注解:㠯玉充耳也。詩毛傳曰:瑱,塞耳也。又曰:充耳謂之瑱。天子玉瑱,諸矦以石。按瑱不皆以玉,許專云以玉者,爲其字之从玉也。凡字从某爲某之屬,許君必言其故。从王眞聲。佗甸切。十二部。《詩》曰:“玉之瑱兮。”鄘君子偕老文,今詩兮作也。女部又引邦之媛兮,可知此篇也字古皆作兮。孫毓詩评亦引玉之瑱兮。 𦗁,瑱或从耳。攷工記注引左傳:縳一如瑱。釋文曰:瑱本或作𦗁,耳形眞聲。不入耳部者,爲其同字異處,且難定其正體或體。凡附見之例𦕑此。〖注〗《詩•鄘風•君子偕老》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琫běng

注解:佩刀上飾也。小雅鞞琫有珌傳:鞞,容刀鞞也。琫,上飾。珌,下飾。大雅鞞琫容刀傳:下曰鞞,上曰琫。戴先生疑瞻彼洛矣之珌下飾,當爲鞞下飾。珌,文飾皃。有珌與首章有奭句法同。説文訓鞞爲刀室,誤也。玉裁按:鞞之言裨也,刀室所以裨護刀者,漢人曰削,俗作鞘。琫之言奉也,奉俗作捧,刀本曰環,人所捧握也,其飾曰琫。珌之言畢也,刀室之末,其飾曰珌,古文作㻫。傳云:鞞,容刀鞞也,謂刀削。其云琫上飾,珌下飾者,上下自全刀言之,琫在鞞上,鞞在琫下,珌在鞞末。公劉詩不言珌,故云下曰鞞,舉鞞以該珌。鞞琫有珌,言鞞琫而又加珌也。王莽傳:瑒琫瑒珌。孟康曰:佩刀之飾,上曰琫,下曰珌。若劉熙釋名曰:室口之節曰琫。琫,捧也,捧束口也。下末之節曰琕。琕,卑也,下末之言也,琕卽鞞之譌。劉意自一鞘言之,故雖襲毛上曰琫,下曰鞞之云,而大非毛意。至杜預本之注左傳云:鞞,佩刀削上飾。鞛,下飾。又互譌上下字矣。凡訓詁必考其源流得失者,舉眡此。許云佩刀上飾,用毛説,謂一刀之上,非一削之上也。凡刀劎以手所執爲上。刀謂之穎,亦曰環。書刀謂之拊,劎謂之鐔。天子以玉,諸矦以金。毛傳曰:天子玉琫而珧珌,諸矦璗琫而璆珌,大夫鐐琫而鏐珌,士珕琫而珕珌。天子以玉,故其字从玉。从王奉聲。邊孔切。九部。左傳作鞛,咅奉合音,如棓字亦咅聲之比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珌bì p14上

注解:佩刀下飾,天子以玉。毛傳云:天子以珧。説文珧字下亦云:天子珧珌。此當云:天子以珧,諸矦以玉。淺人妄竄改之。从王必聲。卑吉切。十二部。㻫,古文珌。各本無。玉篇曰:珌,古文作㻫。汗𥳑、古文四聲韻皆曰:㻫見説文,今據補。必、畢古通用,同在十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璏zhì

注解:劍鼻玉也。各本篆文皆誤,今正。王莽傳:美玉可以滅瘢,欲獻其璏。服虔曰:璏音衛。蘇林曰:剱鼻玉也。俗本脫玉字。初學記、蓺文類聚引字林:剱鼻謂之璏。亦脫玉字。从王彘聲。直例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瑵zhǎo

注解:車蓋玉瑵。司馬彪輿服志曰:乘輿金根,安車,立車,羽葢華蚤。劉昭注:徐廣云:翠羽葢黄裏,所謂黄屋車也。金華斿橑末有二十八枚,卽葢弓也。又張衡東京賦:羽葢威甤,葩瑵曲莖。薛綜注曰:羽葢,以翠羽覆車葢也。威甤、羽貌、葩瑵,悉以金作華形,莖皆低曲。蔡邕獨斷云:凡乘輿車皆羽葢金華爪。爪與瑵同。又王莽傳曰:造華葢九重,高八丈一尺,金瑵。師古曰:瑵讀曰爪。玉裁按:瑵蚤爪三字一也。皆謂葢橑末。説文指爪字作㕚,當云車葢玉㕚也。瑵、㕚曡韻。他家云華瑵金瑵者,謂金華飾之。許云玉瑵者,謂玉飾之,故字从玉也。从王蚤聲。側絞切。古音在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瑑zhuàn p14下

注解:圭璧上起兆瑑也。周禮先鄭注云:瑑,有圻卾瑑起也。後鄭云:瑑,文飾也。許云:起兆瑑。與先鄭説合。兆者,垗也。營域之象。先鄭所謂垠堮也。大圭不瑑者,以素爲貴也。从王彖聲。彖聲,依韻會所引鍇本。今鍇本亦作篆省聲,又淺人改之也。直戀切。十四部。《周禮》曰:“瑑圭璧。”典瑞曰:瑑圭璋璧琮。疑此有脫誤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]

珇zǔ

注解:琮玉之瑑。玉人:駔琮五寸,宗后以爲權。駔琮七寸,天子以爲權。○駔讀爲組,以組繫之,因名焉。許作珇。葢杜子春讀故書之駔爲珇,鄭所不從,不載其説者也。記又云:瑑琮八寸。則駔琮非謂瑑明矣。似讀駔爲珇,訓琮玉之瑑,失之。方言曰:珇,好也,美也。許意謂兆瑑之美曰珇。从王且聲。則古切。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𤪌qí

注解:弁飾也,往往冒玉也。上也字依詩音義補。弁師曰: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琪。鄭司農云:故書會作䯤。䯤讀如馬會之會,謂以五采束髮也。琪讀如綦車轂之綦。按許謂以玉飾弁曰琪,與司農説同。後鄭則易琪爲綦,綦,結也。皮弁之縫中每貫結五采玉以爲飾,謂之綦,葢後鄭謂經琪字乃玉名,故易爲綦字。曹風:其弁伊騏。箋亦云騏當作綦,自用其周禮説也。許同先鄭説。往往,歴歴也。鄭云皪皪而處是也。从王綦聲。渠之切。一部。璂,𤪌或从基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璪zǎo

注解:玉飾,如水藻之文。謂彫飾玉之文。璪、藻曡韻。从王喿聲。子晧切。二部。《虞書》曰:“璪火粉米。”古文尚書咎繇謨文。按虞書璪字,衣之文也,當从衣,而从玉者,假借也。衣文、玉文皆如水藻,聲義皆同,故相假借,非衣上爲玉文也。凡説文有引經言假借者例此。禮經文采之訓,古文多用繅字,今文多用璪、藻字,其實三字皆假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瑬liú

注解:𠂹玉也,冕飾。弁師:掌王之五冕,五采繅十有二就,皆五采玉十有二。諸矦之繅斿九就,珉玉三采,繅斿皆就。○繅,雜文之名,合五采絲爲之繩,垂於延之前後。就,成也。繩之每一帀而貫五采玉。十二斿則十二玉也。繅不言皆,有不皆者。衮衣之冕十二斿,則用玉二百八十八。鷩衣之冕繅九斿,用玉二百一十六。毳衣之冕七斿,用玉百六十八。𢁫衣之冕五斿,用玉百二十。𤣥衣之冕三斿,用玉七十二。矦當爲公,字之誤也。三采,朱白蒼也。繅斿皆就,皆三采也。每繅九成,則九玉也。公之冕用玉百六十二。按弁師作斿,玉藻从俗字作旒,皆瑬之假借字。从王流聲。力求切。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璹shú p15上

注解:玉器也。徐鍇曰:爾雅:璋大八寸謂之琡。説文有𤩈無琡。宜同也。从王𠷎聲,讀若淑。殊六切。三部。〖注〗篆作𤩇,本字。𤩈,𤩉,同𤩇。𠩱,古文璹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瓃léi

注解:玉器也。雋不疑傳,帶櫑具剱。晉灼曰:古長剱首以玉作井鹿盧形,上刻木作山形,如蓮花初生未敷時。霍清治書云:攷古圖有玉轆轤玉具剱,古樂府所云腰閒轆轤剱也。按古玉器爲鹿盧轉旋,葢不獨剱具。先鄭注周禮云:駔外有捷盧也。捷盧亦謂鹿盧也。从王畾聲。説文無畾字,而云畾聲者,畾卽靁之省也。靁字下曰:從雨畾,象回轉形。木部櫑字下曰:刻木作雲靁,象施不竆。楊雄賦曰:轠轤不絶。凡從畾字皆形聲兼會意。魯回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玼cǐ

注解:新玉色鮮也。各本無新。詩音義兩引皆作新色鮮也,今補。玼本新玉色,引伸爲凡新色,如詩玼兮玼兮,言衣之鮮盛。新臺有玼,言臺之鮮明。韻會引作玉色鮮絜也。从王此聲。詩音義音此,又且禮反。十五部。古此聲之字多轉入十六部。十六部與十七部至近,是以劉昌宗云倉我反也。玼之或體作瑳,楚景瑳以爲名。詩君子偕老二章、三章皆曰:玼兮玼兮。是以二章毛、鄭有注,三章無注,或兩章皆作瑳。內司服注引瑳兮瑳兮,其之翟也。又引瑳兮瑳兮,其之展也。可證。自淺人分别玼屬二章,瑳屬三章,畫爲二字二義,又於説文增瑳爲訓釋,今𠛹。《詩》曰:“新臺有玼。”詩邶風文,今本作泚。韓詩作漼,云鮮兒,卽今璀璨字也。〖注〗《詩•邶風•新臺》。玼:今本作泚。《說文》:“泚,清也。”泚是玼是假借字。這裹由玉色鮮明引申泛指鮮明。有:助詞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璱sè

注解:玉英華相帶如瑟弦也。左思吳都賦:符采彪炳。劉逵注曰:符采,玉之横文也。郭璞引王子靈符應曰:赤如雞冠,黄如蒸栗,白如割肪,黑如純漆,玉之符采也。璱、瑟曡韻。从王瑟聲。所櫛切。十二部。《詩》曰:“瑟彼玉瓚。”詩之大雅作瑟。箋云:瑟,絜鮮貌。孔子曰:璠與,近而視之瑟若也。韻會引作瑟,彼則引詩爲發明从瑟意。〖注〗《詩•大雅•旱麓》。璱:今本作瑟。鄭箋:“瑟,絜(潔)明貌。”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𤩰lì

注解:玉英華羅列秩秩。爾雅釋訓:秩秩,清也。毛傳:秩秩,有常也。瑮列雙聲,瑮秩曡韻。从王㮚聲。力質切。十二部。聘義説玉云:縝密以栗。《逸論語》曰:“玉粲之璱兮,其𤩰猛也。” 蓺文志曰:論語,漢興有齊魯之説。傳齊論者,惟王陽名家。傳魯論者,安昌矦張禹,最後而行於世。然則張禹魯論所無,則謂之逸論語,如十七篇之外爲逸禮,二十九篇之外爲逸尚書也。齊論多問王、知道二篇。王伯厚云:問王疑當作問玉。按説文玉瑮瑩三字下所引,葢卽問玉篇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瑩yíng p15下

注解:玉色也。謂玉光明之皃,引伸爲磨。瑩亦作鎣。从王,熒省聲。李善引説文烏明切。唐韻烏定切。十一部。一曰石之次玉者。此字義之别説也。齊風傳曰:瑩,石似玉也。衞風傳曰:瑩,美玉也。《逸論語》曰:“如玉之瑩。” 此葢引證玉色之義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璊mén

注解:玉䞓色也。毛傳曰:璊,赬玉也。今本脫玉字。从王㒼聲。莫奔切。古音在十四部。禾之赤苗謂之𥡹。各本从木作樠,今依毛詩釋文宋槧。𥡹卽艸部虋字之或體。艸部不言或作𥡹,而此見之,亦可見或字不能悉載。言璊玉色如之。釁聲在十三部,與十四部㒼聲最近,而又雙聲。此璊、𣯣字皆於虋得義也。玧,璊或从允。允聲在十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瑕xiá

注解:玉小赤也。子虛賦:赤瑕駁犖。張揖曰:赤瑕,赤玉也。揚雄蜀都賦、左思吳都賦皆云瑕英。劉逵曰:瑕,玉屬也。木華海賦:瑕石詭暉。廣雅玉屬有赤瑕。若聘義瑕不揜瑜注:瑕,玉之病也。高注淮南書曰:瑕猶釁也。此别一義釁同璺。从王叚聲。乎加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琢zhuó

注解:治玉也。釋器:玉謂之琢,石謂之摩。毛傳同。按琢琱字謂鐫鏨之事,理字謂分析之事。攷工記:𠜜磨五工。玉人,記玉之用。楖人、雕人,闕。楖人葢理之,如楖之疏髮。雕人葢琢之,如鳥之啄物。左思賦水鳥曰:彫琢蔓藻。是其意。从王豖聲。竹角切。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琱diāo

注解:治玉也。釋器:玉謂之雕。按琱琢同部雙聲,相轉注。詩周禮之追,大雅之敦弓皆與琱雙聲也。一曰石似玉。此字義之别説。从王周聲。都僚切。古音在三部。經傳以雕彫爲琱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理lǐ

注解:治玉也。戰國策:鄭人謂玉之未理者爲璞。是理爲剖析也。玉雖至堅,而治之得其䚡理以成器不難,謂之理。凡天下一事一物,必推其情至於無憾而後卽安,是之謂天理,是之謂善治,此引伸之義也。戴先生孟子字義疏證曰:理者,察之而幾徽必區以别之名也,是故謂之分理。在物之質曰肌理,曰腠理,曰文理。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,謂之條理。鄭注樂記曰:理者,分也。許叔重曰:知分理之可相别異也。古人之言天理何謂也,曰理也者,情之不爽失也,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。天理云者,言乎自然之分理也,自然之分理,以我之情絜人之情,而無不得其平是也。从王里聲。良止切。一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珍zhēn p16上

注解:寶也。宀部曰:寶,珍也。是爲轉注。从王㐱聲。陟鄰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玩wán

注解:弄也。廾部曰:弄,玩也。是爲轉注。周禮曰:玩好之用。从王元聲。五換切。十四部。貦,玩或从貝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玲líng

注解:玉聲也。甘泉賦:和氏瓏玲。大𤣥:亾彼瓏玲,皆謂玉聲。法言、廣雅作玲瓏。从王令聲。郞丁切。古音在十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瑲qiāng

注解:玉聲也。小雅:有瑲蔥珩。毛傳:瑲,珩聲也。秦風佩玉將將、玉藻然後玉鏘鳴皆當作此字。从王倉聲。七羊切。十部。《詩》曰:“攸革有瑲。”周頌載見文。攸,各本作䩦,今正,説見鋚字下。有瑲,今詩作有鶬,亦作鎗。按鸞鈴轡飾之聲而字作瑲,玉聲而字作鏘皆得謂之假借。○《詩•周頌•載見》。經典中將將,鏘鏘,鶬鶬,都是瑲瑲這一象聲詞的不同書寫形式。鞗革:用金玉裝飾着的皮制馬轡首。《集疏》:“革為轡首,以皮為之,鋚為轡首飾,以金為之。”鋚就是條。有:助詞。今本瑲作鶬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玎dīng

注解:玉聲也。以椓之丁丁,伐木丁丁例之,葢當曡字言玎玎。从王丁聲。中莖當經二切。十二部。齊大公子伋謚曰玎公。齊世家、古今人表皆云:師尚父之子丁公,丁公之子乙公,乙公之子癸公。猶之魯禽父、晉夑父、衞康伯、宋微仲皆無謚,不聞謚玎也。此當云讀若齊大公子伋謚曰丁公,轉寫脫讀若字,因改丁爲玎。不直言讀若丁者,古音丁公之讀當與凡丁異也,丁乙癸皆非謚明矣。而云謚丁公者,古者以字爲謚之義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琤chēng

注解:玉聲也。从王爭聲。楚耕切。十一部。按此字恐系瑲之俗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瑣suǒ

注解:玉聲。謂玉之小聲也。周易:旅瑣瑣。鄭君、陸績皆曰:瑣瑣,小也。从王𧴪聲。蘇果切。十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瑝huáng

注解:玉聲。謂玉之大聲也。从王皇聲。廣韻云:説文音皇。十韻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瑀yǔ

注解:石之次玉者。次各本譌似,依詩音義、正義引訂。鄭風傳曰:雜佩者,珩璜琚瑀衝牙之類。又曰:佩有琚瑀,所以納閒。納閒者,納於上珩下璜衝牙之中也。韓詩傳:蠙珠以納其閒,保傅篇曰:玼珠以納其閒。琚瑀以雜之。玼卽蠙。毛不言蠙珠,韓不言琚瑀,保傅篇兼言之,葢蠙珠居中,琚瑀皆美石,又貫於蠙珠之上下,故曰雜佩。雜,集也,集衆美也。盧辨曰:玭珠之赤者曰琚,白者曰瑀。誤矣。从王禹聲。王矩切。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玤bàng p16下

注解:石之次玉者,㠯爲系璧。系璧,葢爲小璧系帶閒,縣左右佩物也。从王丰聲,讀若《詩》曰“瓜瓞菶菶”。大雅生民文。此引經説字音也。補蠓切。九部。一曰若𧊧蚌。今音蚌在講韻,古音江講合於東董。〖注〗《詩•大雅•生民》。瓞:小瓜。菶:今本《詩》作唪,與菶同音。菶菶:茂盛貌。這裹指果實累累貌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玪jiān

注解:玪𤨙,石之次玉者。鄭本尚書:璆玪琅玕。鄭注:璆,美玉。玪,美石。子虛賦:瑊玏𤣥厲。張揖曰:瑊玏,石之次玉者。中山經:葛山其下多瑊石。郭傳:瑊玏,石似玉。廣雅:瑊玏,石次玉也。按玪瑊同字。𤨙玏同字,玪𤨙合二字爲石名,亦有單言玪者,如尚書、中山經及穆天子傳是。从王今聲。古𦥖切。古音在七部。廣韻瑊音箴,是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𤨙lè

注解:玪𤨙也。从王勒聲。盧則切。一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琚jū

注解:佩玉石也。各本作瓊琚也,今正。詩鄭風正義、釋文皆引説文:琚,佩玉名。衞風釋文又引:琚,佩玉名。按雜佩謂之佩玉,見周禮、大戴禮、玉藻、詩鄭風、秦風、衞風、尚書大傳,贅以名字,語不可通。琚乃佩玉之一物,不得云佩玉名也。毛公、大戴皆云:琚瑀以納閒。許君以瑀字廁於石次玉之類,然則名字爲石之字誤無疑。佩玉石者,謂佩玉納閒之石也。木瓜毛傳云:琚,佩玉石也。許君用之。今毛傳石譌爲名,莫能是正。瑀下不言佩玉石,琚下不言美石次玉,互見也。詩:佩玉瓊琚。謂佩玉之閒有美琚也。瓊瑰玉佩,謂美瑰在玉佩之閒也。从王居聲。九魚切。五部。《詩》曰:“報之㠯瓊琚。”〖注〗《衛風•木瓜》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璓xiù

注解:石之次玉者。衞風充耳琇瑩傳:琇、瑩,美石也。按琇、瑩是二石名。故都人士傳曰:琇,美石也。著傳曰:瑩,石似玉也。从王莠聲。陸德明引説文弋久反。唐韻息救切。三部。按説文从莠,隷从秀,猶从芺之多爲夭也。《詩》曰:“充耳璓瑩。”〖注〗《詩•衛風•淇奥》。充耳就是瑱(用來塞耳的玉石之類的器物)。璓今本作琇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玖jiǔ

注解:石之次玉黑色者。詩木瓜傳曰:玖,玉名。𠀌中有麻傳曰:玖,石次玉者。按不應同物異訓,葢木瓜傳本作玉石。漢書西域傳:于闐國多玉石。注曰:玉石,石之似玉者也。楊雄蜀都賦亦言玉石,轉寫石譌名耳。玖音近黝,故訓黑色。从王久聲。陸德明引説文紀又反。唐韻舉友切。古音在一部。詩久字在一部,孔子易傳久在三部。《詩》曰:“貽我佩玖。”貽當作詒,王風文。讀若𦬊。此古音在一部之證。或曰若人句脊之句。此又一音也,上句音鉤,下句當作痀。𤕬部曰:痀,曲脊也,古讀如苟。句聲在四部,此一部、三部、四部合韻最近之理。〖注〗《詩•王風•丘中有麻》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㺿yí

注解:石之似玉者。似,玉篇作次,又引倉頡云:五色石也。从王𦣞聲,讀若貽。與之切。一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珢yín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艮聲。語巾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𤤺yì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曳聲。余制切。古音在十六部。曳从𦥔,以象抴引之。丿爲聲。按玉篇、廣韻皆兼有𤤺𤧙字,訓釋同。𤧙音臾。必有一誤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璅zǎo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巢聲。子晧切。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璡jīn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進聲,讀若津。將鄰切。 十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㻸zēn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朁聲。側岑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璁cōng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悤聲,讀若蔥。倉紅切。九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𤩭hào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號聲,讀若鎬。乎到切。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𤪍xiá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舝聲,讀若曷。乎捌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𤧩wàn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𥄗聲。烏貫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𤫉xiè

注解:石之玉。鍇本如此,下有言次玉者四字,葢注釋語。自𤤺至㺮十八字,皆似玉者。鉉本作石之次玉者,與鍇本注皆非。玉篇、廣韻皆云:𤫉,石似玉。从王燮聲。穌叶切。七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玽gǒu

注解:石之似玉者。似,汲古原本作次,非。从王句聲,讀若苟。古厚切。四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琂yán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言聲。語軒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璶jìn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盡聲。徐刃切。十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琟wéi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隹聲,讀若維。以追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瑦wǔ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烏聲。安古切。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瑂méi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眉聲,讀若眉。武悲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璒dēng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登聲。都騰切。六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㺨sī

注解:石之似玉者,从王厶聲,讀與私同。凡言讀與某同者,亦卽讀若某也。息夷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玗yú p17下

注解:石之似玉者。鍇釋以珣玗琪,非也。珣玗琪合三字爲玉名。單言珣者,玉器也。單言璂者,弁飾也。單言玗者,美石也。齊風尚之以瓊華傳曰:華,美石。華葢卽玗,二字同于聲也。从王亏聲。羽俱切。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𤣻mò

注解:玉屬也。玉篇引穆天子傳:采石之山有𤣻瑤。凡言某屬者,謂某之類。从王𠬸聲,讀若𣴉。莫悖切。十五部。〖注〗𤥜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瑎xié

注解:黑石似玉者,从王皆聲,讀若諧。尸皆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碧bì

注解:石之靑美者。西山經:高山其下多靑碧。傳:碧亦玉類也。淮南書:崑崙有碧樹。注:碧,靑石也。劉逵、常璩、郭樸皆曰:越嶲會無縣東山出碧。从王石,白聲。从玉石者,似玉之石也,碧色靑白,金尅木之色也,故从白。云白聲者,以形聲苞會意。兵彳切。古意在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琨kūn

注解:石之美者。王肅及某氏注禹貢皆曰:瑤琨皆美石。劉逵注吳都賦、顏師古注地理志皆曰:琨,美石。今本轉寫石多譌玉。穆天子傳:天子之珤玉昆。傳:石似美玉。今本昆譌果。招魂:昆蔽象棋。注:昆,玉也。當云昆同琨,石似玉。从王昆聲。古渾切。十三部。《夏書》曰:夏各本譌虞。 “楊州貢瑤琨。”瑻,琨或从貫。马融尚書、漢地理志皆作瑻。貫聲在十四部,與十三部昆聲合韻最近,而又雙聲,如昆夷亦爲串夷。韋昭瑻音貫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珉mín

注解:石之美者。弁師:珉玉三采。从王民聲。武巾切。十二部。按凡民聲字在十二部,凡昏聲字在十三部,昏不以民爲聲也。聘義注曰:碈或作玟。凡文聲昏聲同部,琘碈字皆玟之或體,不與珉同字,其譌亂久矣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瑤yáo

注解:石之美者。各本石譌玉,今依詩音義正。衞風報之以瓊瑤傳曰:瑤,美石。正義不誤。王肅某氏注尚書、劉逵注吳都賦皆曰:瑤琨皆美石也。大雅曰:維玉及瑤。云及則瑤賤於玉。周禮:享先王,大宰贊王玉爵,内宰贊后瑤爵,禮記:尸飲五,君洗玉爵獻卿。尸飲七,以瑤爵獻大夫。是玉與瑤等差明證。九歌注云:瑤,石之次玉者。凡謂瑤爲玉者非是。从王䍃聲。余招切。二部。《詩》曰:“報之㠯瓊瑤。”衞風木瓜。〖注〗《詩•衛風•木瓜》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珠zhū

注解:蜯中陰精也。蜯,或蚌字。中,各本作之,今依初學記。大戴禮曰:珠者,陰之陽也,故勝火。从王朱聲。章俱切。古音在三部。《春秋國語》曰:“珠足以御火災。”是也。足字依玉篇補,御,各本作禦,今正。楚語:左史倚相曰:珠足以禦火災則寶之。韋注:珠,水精,故以禦火災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玓dì p18上

注解:玓瓅,明珠光也。光各本作色,今依李善所引。史記司馬相如傳曰:明月珠子,玓瓅江靡。應卲曰:靡,邊也。从王勺聲。都歴切。古音在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瓅lì

注解:玓瓅也。从王樂聲。郞擊切。古音在二部。二字曡韻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玭pín

注解:珠也。謂珠名也。从王比聲。韋昭薄迷反。十五部。紕字下曰:讀若玭珠。宋宏云:“淮水中出玭珠。”玭珠,珠之有聲者。此宋宏説伏生尚書語也。宏字仲子,能薦桓譚,辟牟長者。伏生尚書:徐州之貢,淮夷玭珠臮魚。仲子謂淮水中出玭珠,與鄭古文尚書説合。玭珠珠之有聲者七字,當作玭蚌之有聲者六字。玭本是蚌名,以爲珠名。韋昭曰:玭,蚌也。廣韻曰:蠙,珠母也。西山經:𩶯魮之魚,其狀如覆銚,鳥首而翼,魚尾,音如磬之聲,是生珠玉。江賦所謂文魮磬鳴。郭傳云:蚌類。按玭蚌葢類是,能鳴,故曰蚌之有聲者。蠙,《夏書》玭从虫賓。謂古文夏書玭字如此作。从虫賓聲。古音在十二部。故唐韻步因切,其音變爲薄邊、扶堅二切。小篆从比,其雙聲也。玭字葢亦古文,故伏生尚書作玭,夏本紀、地理志從之,非伏生依小篆,乃其壁藏本固爾也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珕lì

注解:蜃屬。謂蜃之類,其甲亦可飾物也。从王劦聲。郞計切。十五部。《禮記》曰:記曰字依韻會所引補。土部:禮記曰:天子赤墀。今本亦删記曰字。藝文志曰:記百三十一篇,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。 “佩刀,士珕琫而珧珌。”詩正義作珕琫而珕珌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珧yáo

注解:蜃甲也。介物之㱿曰甲。所以飾物也。釋器曰:以蜃者謂之珧。按爾雅:蜃小者珧。東山經:嶧臯之水多蜃珧。傳曰:蜃,蚌屬。珧,玉珧,亦蚌屬。然則蜃珧二物也,許云一物者,據爾雅言之。凡物統言不分,析言有别。蜃飾謂之珧,猶金飾謂之銑,玉飾謂之珪,金不必皆銑,玉不必皆珪也。从王兆聲。余昭切。二部。《禮記》曰:二字補。 “佩刀,天子玉琫而珧珌。”見毛傳。按天子玉琫珧珌,僃物也。諸侯璗琫璆珌,讓於天子也。璆,美玉也。天子玉上,諸矦玉下,故曰讓於天子也。大夫鐐琫鏐珌,銀上金下也。士珕琫珧珌。珧有玉珧之偁,貴於珕,自諸矦至士皆下美於上,惟天子上美於下。毛詩集注、定本、釋文皆作諸矦璆珌,惟正義作諸矦鏐珌。又集注、定本、釋文皆作大夫鏐珌,惟正義作大夫鐐珌。又説文作士珧珌,正義作士珕珌,與説文異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玟méi p18下

注解:玟瑰,火𠫼珠。各本作火𠫼玟瑰也,今依韻會所引正。子虛賦晉灼注:呂靜韻集皆同。吳都賦注曰:火齊如雲母,重沓而可開,色黄赤似金,出日南。廣雅珠屬有玟瑰。一曰石之美者。謂石之美者名玟,此字義之别説也。釋𤣥應大唐衆經音義引:石之美好曰玟。聘義君子貴玉而賤碈注:碈,石似玉,或作玟。玉藻:士佩瑌玟,玟又作砇。按史記子虛賦:琳琘琨珸。砇琘琘皆玟之或體,與珉各部。从王文聲。二義古音皆讀如文,在十三部。今音則前義讀如枚,入十五部。後義讀如罠,入十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瑰guī

注解:玟瑰也。从王鬼聲。公回切。十五部。玟瑰本雙聲,後人讀爲曡韻。一曰圜好。謂圜好曰瑰,此字義之别説也。衆經音義亦引圜好曰瑰。玉篇圜好上增珠字,誤。後義當音回。○按詩秦風傳曰:瑰,石而次玉。疑許失載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璣jī

注解:珠不圜者。各本作也,今依尚書音義、後漢書注作者。凡經傳沂鄂謂之幾,門橜謂之機,故珠不圜之字从幾。从王幾聲。居衣切。十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琅láng

注解:琅玕,似珠者。尚書:璆琳琅玕。鄭注曰:琅玕,珠也。王充論衡曰:璆琳琅玕,土地所生,眞玉珠也。魚蚌之珠,與禹貢琅玕皆眞珠也。本艸經:靑琅玕。陶貞白謂卽蜀都賦之靑珠,而某氏注尚書、郭注爾雅、山海經皆曰:琅玕,石似珠。玉裁按:出於蚌者爲珠,則出於地中者爲似珠。似珠非人爲之,故鄭、王謂之眞珠也。从王良聲。魯當切。十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玕gān

注解:琅玕也。从王干聲。古寒切。十四部。《禹貢》:“雝州球琳琅玕。”𤥚,古文玕从王旱。葢壁中尚書如此作。干聲、旱聲一也。賈誼新書:上有蔥珩,下有雙璜,捍珠以納其閒,琚瑀以雜之。捍必𤥚之誤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珊shān

注解:珊瑚,色赤,生於海,廣韻引:生海中而色赤也。或生於山。廣雅珊瑚爲珠類,故次於此。上林賦注曰:珊瑚生水底石邊,大者樹高三尺餘,枝格交錯,無有葉。石部曰:上摘山巖空靑珊瑚陊之。珊瑚有靑色者,或云:赤爲珊瑚,靑爲琅玕。从王,刪省聲。穌干切。十四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瑚hú p19上

注解:珊瑚也,从王胡聲。戸吳切。五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𤥗liú

注解:石之有光者,璧𤥗也。者字依李善江賦注補。此當作璧𤥗,石之有光者也,恐亦後人倒之。璧𤥗,卽璧流離也。地理志曰:人海市明珠、璧流離。西域傳曰:罽賓國出璧流離。璧流離三字爲名,胡語也,猶珣玗琪之爲夷語。漢武梁祠當畫有璧流離,曰王者不隱過則至。吳國山碑紀符瑞亦有璧流離,梵書言吠璢璃,吠與璧音相近。西域傳注:孟康曰:璧流離靑色如玉。今本漢書注無璧字,讀者誤認正文璧與流離爲二物矣。今人省言之曰流離,改其字爲璢璃。古人省言之曰璧𤥗,𤥗與流璢音同。楊雄羽獵賦:椎夜光之流離。是古亦省作流離也。出西胡中。西胡,西域也。班固曰:西域三十六國皆在匈奴之西。故説文謂之西胡,凡三見。魏略云:大秦國出赤白黑黄靑緑縹紺紅紫十種流離。師古曰:此葢自然之物,采澤光潤,踰於衆玉,其色不恆。今俗所用,皆销洽石汁,加以衆藥,灌而爲之,尤虛脃不貞實。从王戼聲。廣韻引説文音畱。三部。玉裁按:古音卯丣二聲同在三部爲曡韵,而畱𤥗𦯄𦕼駵𪕚劉等字皆與丣又曡韻中雙聲,昴貿茆等字與卯㬪韻中雙聲。部分以曡韻爲重,字音以雙聲爲重。許君丣丣畫分,而从丣之字,俗多改爲从卯,自漢已然。卯金刀爲劉之説,緯書荒繆,正屈中、止句、馬頭人、人持十之類,許所不信也。凡俗字丣變卯者,今皆更定,學者勿持漢人繆字以疑之。〖注〗戼:卯,卵本字。瑠。琉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琀hán

注解:送死口中玉也。典瑞曰:大喪共飯玉、含玉。注:飯玉,碎玉以雜米也。含玉,柱左右顚及在口中者。雜記曰:含者執璧將命,則是璧形而小耳。榖梁傳曰:貝玉曰含。按琀,士用貝,見士喪禮:諸矦用璧。見雜記:天子用玉。从王含,含亦聲。胡紺切。古音在七部。經傳多用含,或作唅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𤪎yǒu

注解:遺玉也。謂赠遺之玉也,蒙上送死言之。何休曰:知死者赠禭。禭猶遺也。大宰、典瑞皆言大喪赠玉。注云:葢璧也。鍇説以山海經遺玉,儻是玉名,則當廁於璙已下十六字閒。从王𣣸聲。以周切。三部。此字葢在禮古經及記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璗dàng

注解:金之美者。釋器:黄金謂之璗,其美者謂之鏐。許説小異。與玉同色。从王謂光色如玉之符采,故其字从玉。湯聲。徒郞切。十部。《禮記》曰:二字依韻會補。 “佩刀,諸矦璗琫而璆珌。”詩毛傳同。詩正義作璗琫而鏐珌也。王莽傳:瑒琫瑒珌。瑒卽璗字。孟康云玉名,非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𩆜líng p19下

注解:巫也。各本巫上有靈字,乃複舉篆文之未刪者也。許君原書,篆文之下以𥛬複寫其字,後人刪之,時有未𧗊,此因巫下脱也字,以靈巫爲句,失之,今補也字。屈賦九歌:靈偃蹇兮皎服。又靈連蜷兮旣畱,又思靈保兮賢姱。王注皆云:靈,巫也,楚人名巫爲靈。許亦當云巫也無疑矣。引伸之義如謚法曰極知鬼事曰靈,好祭鬼神曰靈。曾子曰:陽之精氣曰神,陰之精氣曰靈。毛公曰:神之精明者稱靈。皆是也。以玉事神。依韻會無也字。从王巫能以玉事神,故其字从玉。霝聲。郞丁切。十一部。靈,𩆜或从巫。文一百二十四依鍇本。 重十七鍇十六,今增㻫字則十七。按自璙已下皆玉名也。瓚者,用玉之等級也。瑛,玉光也。璑已下五文记玉之惡與美也,璧至瑞皆言玉之成瑞器者也,璬珩玦珥至瓃皆以玉爲飾也,玼至瑕皆言玉色也,琢琱理三文言治玉也,珍玩二文言愛玉也。玲已下六文,玉聲也。瑀至玖,石之次玉者也。㺿至瑎,石之似玉者也。琨珉瑤,石之美者也。玓至𤥗皆珠類也。琀𤪎二文,送死玉也。璗異類而同玉色者。靈謂能用玉之巫也。通乎説文之條理次第,斯可以治小學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玉部

玨jué

注解:二玉相合爲一珏。左傳正義曰:瑴,倉頡篇作珏。云雙玉爲珏,故字从雙玉。按淮南書曰:𤣥玉百工。注:二玉爲一工,工與珏雙聲,百工卽百珏也。不言从二玉者,義在於形,形見於義也。古岳切。三部。 凡珏之屬皆从珏。因有班𨌥字,故珏專列一部,不則綴於玉部末矣,凡説文通例如此。瑴,珏或从㱿。㱿聲也。左傳納玉十瑴,魯語行玉廿瑴,字皆如此作。韋昭、杜預解同説文。〖注〗𤤴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玨部

班bān

注解:分瑞玉。堯典曰:班瑞于羣后。从玨刀。會意,刀所以分也。布還切。古音在十三部。讀如文質份份之份。周禮以頒爲班,古頒班同部。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玨部

𨌥fú

注解:車笭閒皮篋也。也字依玉篇補。東京賦、司馬彪輿服志皆曰:𨌥弩。李善曰:𨌥,車闌閒皮筐,置弩於𨌥曰𨌥弩。師古亦曰:𨌥弩,皮篋盛弩也。今本輿服志𨌥弩二字譌爲𨏟輒弩三字。古者使奉玉所以盛之。依玉篇補正。从車玨。謂此皮篋,漢時輕車以藏弩。輕車,古之戰車也。其制沿於古者人臣出使,奉圭璧璋琮諸玉,車笭閒皮篋,所用盛之,此其字之所由从車珏,會意也。聘禮:圭藏於櫝。然則櫝藏於皮篋。讀與服同。房六切。古音當在一部,以服古在一部也。 文三 重一

路径:段注说文·第一卷·玨部